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,此时此情不仅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时光。儿时的端午节,对我这个出生在渭水河畔人家的孩子来说,有太多的回忆。
奶奶对端午节很是重视,记得小时候,她并没有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来源,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,只是张罗着包粽子。每年端午节清晨奶奶总会给我们手腕脚踝系上五彩花绳,手心、脚心、耳朵抹雄黄酒,门楣上插两根艾草,吃上浓浓清香的粽子 ,在用煮粽子的水洗个脸后去学校。
家乡永远没有寂寞,一年四季都散发着田园般的乡土气息。记得我小的时候,离端午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,奶奶就和山应婆一起到渭河滩竹园旁芦苇荡里打粽叶,时代变迁芦苇荡已经早承包出去,现在好像是一半种的果树一半是砂厂。山应婆也已经去世好几年了,去年端午节前夕奶奶说起今年有给刚出嫁的堂小妹送粽子,说起粽叶奶奶说不知道现在渭河滩还能找到粽叶不,我说要不咱去逛逛。于是我奶奶约好第二天一起去打粽叶。清晨,奶奶唤我起床,和她一起去打粽叶。瞬间仿佛就可以吃到粽子的欲望,满满地支撑着我,兴奋地随着奶奶叫上二娘,弟弟,弟妹,驾着小车到渭河滩河堤岸打粽叶。在大家的几番寻找下终于找到了芦苇,一起躲入芦苇塘中,寻那又宽又大,但不能太老的苇叶,仔细地不把它弄裂开了,码成一摞。这时大家才感觉到自己弄的粽叶都烂了,只有奶奶的又整齐有完整,我们兄妹几个深深感受到了打粽叶的不易。
端午节前一天早上奶奶早早的让妈妈把粽叶煮好泡在水盆里,泡好圆米,大枣,花生米。奶奶和对门三妈,妈妈一起包粽子。几个老人像变戏法似得把泡好的糯米,洗的干干净净的红枣摆出来。坐在小院中的奶奶,一双巧手将几片苇叶交错一下,搂一把盆里泡好的糯米,放在由苇叶围成的小槽中,再将一枚红红的大枣和花生米,嵌入其中,只见苇叶翻飞两下,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,我赶紧把奶奶准备好的马镰(应该是马兰,叶子细长用来绑粽子)递给奶奶,看奶奶自如地把那个小粽子捆绑的服服帖帖,然后小粽子又被泡进了水里。一上午我忙碌的视线总在母亲的双手间穿越,把太多的美好织成我记忆里最美的画面,记忆这奶奶和母亲亲手包着粽子,联想到有着亲人味道的香甜的粽子。高压锅更方便快捷但是太小,还是使用尺八小锅煮粽子,粽子经过一个晚上的慢火蒸煮才会又甜又糯,奶奶总是先剥给我们吃,那份浓浓的亲情日久弥香,永远留在我的心。
在成长已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中,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碌,让心也变得懒散与慵怠起来,记忆更是在繁杂的岁月砥砺中渐渐淡去曾经的美好。但是每到端午节,我依然会寻回奶奶那里,在寻找苇叶,挑选糯米,商量包粽的种类,以及慢火炖,讲她年青时候晚上包一大蛋笼粽子晚上煮好,早上走三十里路拿到钟楼北街城隍庙前卖完,再赶三十里路回来继续割麦的故事。吃了很多美味的我,已不再眷恋粽子的清香,但我却希望这份美好能不断唤醒我渐趋疲惫的心,让那颗感恩的心永远停留在奶奶每一次亲手劳作的细节之中,每个端午节清晨都能吃到香甜的粽子,手心脚心耳朵都能有人给我抹上雄黄酒。
本网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【注: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陕西教育信息网 snedunews.cn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如因作品内容、德扑圈下载链接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邮箱:553916702@qq.com】
必看
原创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