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张娜
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探寻,是对故乡生活的追忆,对民俗文化的传承,不使它在时光中老去、消逝,讲述不一样的民俗故事,在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中展示各地特有的乡土人情。
在陕北这块厚土上,流传着转九曲、打腰鼓、陕北民歌等民间艺术。“清明节”深受国人重视,在这个祭奠亡亲的日子里,人们折柳插花、敬献贡品、烧纸钱为逝者祈福,我的家乡清涧县,清明节有着不一样的风俗“吃坟会”。
“吃坟会”是一种很特别的祭祖活动,由村里同姓家族中的两户人家承办,其余族人共同完成这家族祭祖的传统活动。在清明前几天,轮到今年办“吃坟会”的人家早早就开始准备祭奠所用的香纸,蒸一种叫白面卷的面食贡品以及献贡用的猪头等。
清明期间,人们通常会捏“雀雀燕燕”“子推馍”等各种面花给孩子们吃。“子推馍”即面花,是为祭奠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而做的祭品,通常在馍馍上又捏一些小动物呀,树叶呀等各色小面花。但祖坟上用的贡品白面卷的捏法更简洁些。一切准备就绪,就等清明节到来。
清明节那天,大人们挑着扁担,一头是凉拌猪头肉,一头是面食贡品。由于黄土高坡山高路陡,扁担两边又负重不少,不禁使担子不停地颤悠,加之祖坟一般远离村庄,山路弯弯,崎岖不平,劳累的大人们不停地换肩行走。他们每换一次肩,扁担就颤悠很多下;每迈一步,都饱含虔诚地祈祷。不管多么艰辛,家乡父老总是坚定不移地走向自己心中敬畏的目的地。等大家都到齐,祭奠之后,“吃坟会”就正式开始了。
记得小时候,家乡的生活还比较贫困,人们节衣缩食度日,吃一回肉能高兴好长一阵子。那时,陕北的三月,乍暖还寒。我们小孩还穿着厚厚的棉衣,在刚刚解冻不久的土地上欢腾,把这一年一度的祭祖当成一场欢愉,跟着大人往祖坟跑,馋那几口美滋滋的猪头肉啊。
漫天黄风夹杂着尘土在空中直飞,刮得眼睛也睁不开,弄得人灰头土脸。大人们先是给祖坟填土,摆贡品,烧纸,放鞭炮。祭祀好先人,再安顿后面的事项——就是让孩子们围成个大圆圈,坐在地上或地畔上。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张大嘴巴,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,等大人端着调好的猪头肉,都伴着黄风灰尘一口一口地猛吃。不嫌风大天冷,也不管干净与否,吃得津津有味。几圈吃下来,很快盆干碗净。然后将祭祀所用的贡品,每家按人头平均分,每人可得两个,刚过门的媳妇也算,但女孩除外。
大人们将面食贡品逐一分发到孩子们的手里,据说吃了这个可以消灾减难,带来好运。孩子们就像获得战利品一样,兔子般地飞奔下山,脚下踢起的黄土粉尘漫天飞舞。
据清涧县志记载,这种习俗从明末清初就开始了,代代相传。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,都与当地的历史背景、民族演化、经济发展等方面联系在一起,陕北作为一个人文地理单元,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交汇之地。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,地域文化及生活习俗都使人们相处起来有一定阻碍,各种矛盾纠纷自然免不了。亲情是我们抵御世态炎凉、悲愁哀伤的盾牌。家是温情的港湾,亲人离逝,咋样才能使人们相互体谅,和睦共处?咋样才能使人们之间化解矛盾,团结一致?咋样才能守望相助,免受外姓或外族人欺负?这种朴素的诉求把同族人凝聚在一起,一同祭祖的仪式里亲情那无形的力量,把大家聚集在一起,拧成一根绳,团结互助,共同抵抗生命中的苦难。
至今,出门在外的陕北人大都有抱团取暖的思想,哪怕是不认识的乡亲,如果遇到麻烦,大家都会出手相助。
回顾从前,乡亲们通过吃坟会这种传统习俗既祭奠了先祖,又增强了家族之间的团结,消除了彼此的矛盾,促进和谐相处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,社会的发展,家乡父老纷纷走出家乡,很多习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消逝在记忆的长河里。
本网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【注: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陕西教育信息网 snedunews.cn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如因作品内容、德扑圈下载链接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邮箱:553916702@qq.com】
必看
原创
标签